首页

国产丝袜导航

时间:2025-05-25 13:08:54 作者:全球行业专家齐聚广州 热议智能机器人发展与合作 浏览量:42215

  中新社悉尼10月3日电 题: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:乒乓外交意义重大

 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

  今年是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。澳大利亚乒乓球教练李伟对记者表示,期待能在今年协助澳大利亚乒乓球老将诺尔(Noel)、保罗(Paul)等再访北京。

  “澳大利亚乒乓球几位老队员能够时隔半个多世纪重访北京,我欢迎这次回访,因为这是对澳中两国关系价值的肯定。”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近期在悉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2023年9月12日,诺尔(左1)、保罗(左2)和李伟(右2)探望费思棻(右1)。David Lee 摄

  回顾1971年的澳中乒乓外交之旅,费思棻博士表示,当时澳中尚未建立外交关系,贸易很有限,几乎没有官方接触,也没有政府间渠道。澳中乒乓外交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举措,标志着澳中关系正常化的开端。

  诺尔告诉记者,1971年4月21日,澳大利亚乒乓球代表团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,借道香港前往北京访问。他们于1971年5月1日晚上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。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成为当时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的前奏。不久后,惠特拉姆就任澳大利亚总理,1972年12月21日,中澳两国正式建交。1973年,惠特拉姆以总理身份正式访华。

  “像这样的民间交流依然是澳中关系的基础。比如在官方关系面临障碍或分歧时,它提供了必要的连续性。”费思棻坦言。

9月28日,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与驻悉尼总领馆在悉尼联合举办国庆招待会,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。图为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(右)在澳大利亚乒乓老将诺尔(中)的乒乓球板上签字留念。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

  费思棻今年已经85岁高龄,1973年,他曾陪同惠特拉姆进行那次“破冰”式的访华。费思棻一生致力于拉近澳中关系,让澳大利亚人更加了解中国。他被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誉为“中澳关系的见证者、参与者和推动者”。

  诺尔和保罗也表示,对能与中国乒乓球界老友重聚感到非常兴奋并充满期待。他们希望在晚年能够再次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贡献。

9月28日,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与驻悉尼总领馆在悉尼联合举办国庆招待会,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。图为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王春生(中)、诺尔(左)、李伟(右)合影留念。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摄

  作为澳大利亚一级乒乓球教练、澳大利亚乒乓球运动的推动者,李伟表示,希望在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能同曾参与1971年澳中乒乓外交的澳大利亚队员一道,与中国的朋友们相聚,实现半个世纪的重逢,期盼为两国友谊和乒乓文化交流继续贡献力量。(完)

【编辑:魏晨曦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庆假期北京全市公园接待游客超1221万人次

跟随镜头,我们来到了福建宁德寿宁县的峡头村。从空中俯瞰,村子周边的梯田就像一圈圈年轮,层层叠叠、高低错落。稻田中,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,泛起金波,古朴的村舍散落其中,宛若一幅田园画卷。这两天,峡头村的水稻迎来丰收,由于梯田地块狭长,大型机械无法施展,这里采取的还是传统人工收割的方式,村民们头戴斗笠,手持镰刀,收割水稻,收获希望。

直接安排10万亿!增量政策重头戏来了

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,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。面对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、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、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,《决定》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。广大党员、干部迎难而上,奔着问题去,盯着问题改,奋力把“问题清单”变为“成果清单”。

开在英国的扎染坊:万里距离由“疙瘩布”系起

同时,持续释放的利好政策也成为新车增量的“强辅助”。本届北京车展期间,商务部、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《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》(以下简称《细则》)正式落地。《细则》明确自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,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,并购买符合节能要求乘用车新车的个人消费者,可享受一次性定额补贴。其中,对报废上述两类旧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,补贴1万元;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.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,补贴7000元。

新疆喀什外贸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大 综合保税区前三季进出口值同比倍增

1963年,倪夏莲出生在中国浙江省,1976年在上海业余体校的学习,随后在1978年加入上海队,并在1979年入选中国国家乒乓球队。1983年第37届的世乒赛中,她与队友曹燕华、耿丽娟以3:0战胜日本队,取得女子团体冠军,并与郭跃华搭档获得混双冠军。

60米6秒66!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成都复出获亚军

“施甸是我的出生地,是我成长的家乡,是我梦想的起点。”桂海潮说,在姚关中心小学、姚关中学、施甸中学,海潮遇到了一大批热爱学生、热爱教育的好老师。在他们的教导下,在乡里乡亲的关心下,海潮学习知识、打牢基础、磨砺品格,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兴趣,树立了理想,最终考入北航,求学追梦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